工作動態
·國汽戰略院1-2月政企來訪動態
·國汽戰略院1-2月開展系列調研活動
·國汽戰略院組織召開2021年度自立課題結題驗收及成果匯報會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系列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成功召開
·電動汽車聯盟組織召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路線圖啟動會
·電動汽車聯盟與智能網聯聯盟開展業務交流會
·《氫能動力運輸裝備創新應用發展戰略(2035)》項目順利通過結題前置評審
·《2021年中國乘用車整車輕量化水平評價報告》發布
·國汽輕量化(江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電動汽車結構輕量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順利通過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1-2月CSAE標準工作進展
·全新結構無級變速器AST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成立
研究成果
·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研究
【工作動態】
1. 國汽戰略院1-2月政企來訪動態
2月25日,科技部原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調研座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接待,國汽戰略院執行院長侯福深,國汽戰略院副院長王菊,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副主任公維潔陪同接待。座談會上,許司長詳細聽取了中汽學會、國汽戰略院、創新中心及國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協會的工作匯報,并對學會氫燃料電池協會下一步工作開展給予了寶貴指導意見。
1月,汽車智能化與未來出行研究中心分別接待了來自安途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等領導到訪交流。圍繞著Robotaxi領域相關標準、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政策法規、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2月,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研究中心分別接待了來自現代汽車集團(中國)、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杰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領導到訪交流。會議主題圍繞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標準法規、產業研究、科技評價以及協會開展工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2. 國汽戰略院1-2月進行系列調研活動
2月21日-24日,國汽戰略院副院長戰靜靜帶隊分別到訪華夏出行有限公司、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暢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嘀嗒出行)座談交流。圍繞著低碳出行、無人駕駛技術、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2月24日,國汽戰略院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利剛一行5人拜訪常州科協,與常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華鵬、常州市汽車產業協會秘書長林型新、市科協學會部等進行了座談交流。雙方就行業技術交流活動、關鍵技術合作開發、汽車企業智改數轉、科技評價、行業支撐等方面進行了交流。雙方有意向建立“科創中國”合作項目,促進學會及國汽戰略院資源與常州產業深度融合。
3. 國汽戰略院組織召開2021年度自立課題結題驗收及成果匯報會
1月21日,國汽戰略院組織召開2021年度自立課題結題驗收及成果匯報會,由外部專家和國汽戰略院組成評審專家組,對2021年度立項的3項自立課題《汽車技術預見方法及動力電池材料技術預見實踐研究》、《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研究》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發展參考體系架構研究》進行評審驗收并一致通過。
4.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系列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成功召開
1月20日,戰略規劃部組織召開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系列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發布會由國汽戰略院副院長張旭明主持,戰略規劃部副部長鄭亞莉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1年度評估”的系列研究成果報告進行了發布和解讀。另外,鄭亞莉對2022年路線圖增加的研究工作安排進行了介紹,一是開展下一年度重要技術趨勢、未來3-5年重要前沿技術趨勢、顛覆性技術的研究預判,并對關鍵技術趨勢進行深入專題研究;二是對技術路線圖9大領域的技術進展進行評估,并開展年度標志性技術評選;三是建立熱點前沿技術研討平臺,組織行業高端專家針對行業熱點前沿技術問題,研判技術發展趨勢和突破路徑。
5. 電動汽車聯盟組織召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路線圖啟動會
1月14日,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電動汽車聯盟”)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合成立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工作組”,并組織召開電子電氣架構工作組路線圖及標準研制工作會議,共20多家企業的70人線上參加了會議。會議針對《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路線圖》的框架內容和《車載時間敏感網絡中間件技術要求》團體標準的研究內容進行了討論。工作組的建立為推進新一代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底層關鍵共性技術協同研發,落實軟硬件架構及通訊協議中間件接口標準化,促進開發效率和產業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6. 電動汽車聯盟與智能網聯聯盟開展業務交流會
1月20日,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電動汽車聯盟”)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智能網聯聯盟”)共同舉辦業務交流座談會。國汽戰略院副院長、電動汽車聯盟秘書長張旭明、國汽戰略院院長助理、電動汽車聯盟副秘書長趙立金、電子電氣架構工作組主任劉衛國、智能網聯聯盟秘書長公維潔、電子電氣信息架構與網絡工作組組長李巍等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深入探討了未來兩個聯盟在工作組協作、技術交流和標準研究方面的協同推進,尤其是在技術領域方面,雙方將進一步加強聯絡、交流和互補,共同推進產業鏈合作與協同。
7. 《氫能動力運輸裝備創新應用發展戰略(2035)》項目順利通過結題前置評審
2月27日,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組織召開了《氫能動力運輸裝備創新應用發展戰略(2035)》項目結題前置評審。評審專家組學部常委邱志明院士、衣寶廉院士、孫逢春院士、武平教授、趙福全教授、余卓平教授、張曉艷主任和程敏會計師等院士和專家;課題組負責人:國汽戰略院院長李駿院士、楊鳳田院士、陳學東院士,明平文教授及課題組核心研究人員等3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評審專家組組長邱志明主持??傮w組、子課題分別對各自承擔的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評審專家組對《氫能動力運輸裝備創新應用發展戰略(2035)》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給予高度的肯定,一致認為項目提出的氫能動力運輸裝備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對我國氫能發展與清潔能源轉型、支撐運輸裝備低碳轉型與交通強國戰略實現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項目研究方法科學、研究成果詳實,一致同意項目通過前置評審,同意項目結題。
8. 《2021年中國乘用車整車輕量化水平評價報告》發布
1月28日,《2021年中國乘用車整車輕量化水平評價報告》發布。報告采用整車輕量化系數作為輕量化水平評價的主要指標,整備質量作為輔助評價指標。此外,引入了名義密度、重量比功率和腳印油耗/電耗三個二級指標來支持輕量化水平的多方位評價,以及指導輕量化的工程開發。
9. 國汽輕量化(江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月15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國汽(北京)汽車輕量化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瑪斯特、鄭州明泰、江蘇澳盛、深圳一浦萊斯、江蘇亨睿、昆山特萊克、江西創程等10余家單位與揚州市政府聯合出資1億元,成立以法人公司為主體的“國汽輕量化(江蘇)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汽輕量化”)。國汽輕量化將按照“政企合作、獨立運營、聚焦產業、面向市場、互惠共贏”的建設原則,建設成為汽車輕量化領域的集科技成果轉化孵化與研發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公司。公司將聚焦汽車輕量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結構,堅持以產業需求為牽引,搭建產品研發平臺、試制平臺、檢測與評價平臺、產業服務平臺等“四大功能平臺”。
10. 《電動汽車結構輕量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順利通過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2月23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電動汽車結構輕量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進行了綜合績效評價??萍疾扛呒夹g研究發展中心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項目主管王翔主持會議,由技術和財務專家共15人組成專家組團隊對項目從技術和財務兩方面進行了質詢和評價。國汽戰略院執行院長侯福深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兼項目負責人張寧以及參與項目的31家企業的各課題負責人、課題骨干及財務人員參加了會議,并對專家質詢進行了答辯。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相關成果受到專家組的高度肯定,同時專家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項目組成員繼續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促進我國輕量化技術的快速發展。
11. 1-2月CSAE標準工作進展
1-2月,標準管理部發布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標準2022年第一批制修訂項目計劃》,共計13項標準通過立項列入研制計劃,分別為:《越野汽車團體標準體系》、《車對車正面50%重疊碰撞試驗方法》、《汽車用先進高強鋼 薄板和薄帶 擴孔試驗方法》、《乘用車燃氣發動機油》等發動機機油相關標準4項、《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 應用層交互技術要求 第1部分:意圖與協作》、《智能網聯汽車 特殊環境自動駕駛功能場地試驗方法及要求》、《面向V2X網聯應用的場景庫技術要求及仿真規范》和《自主代客泊車 車-場通信數據交互內容》自主代客泊車系列標準3項。
12. 全新結構無級變速器AST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月23日,國汽戰略院組織專家對吉林省晟特格車輛傳動技術有限公司完成的“全新結構無級變速器AST”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們考察了研發基地,查看了樣機及核心零部件,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認真審閱了相關材料。最終經專家組全面審核,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通用零部件共用化率高,形成了高性價比的產品特征。通過功率分流,實現了無級傳動技術在大扭矩應用領域的突破。專家組也對技術所達到的水平給出了判斷。
13. 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成立
根據2022年第一次國汽戰略院院務會決議,汽車輕量化與裝備研究中心調整為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由國汽戰略院執行院長侯福深分管。原汽車輕量化與裝備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利剛擔任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結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國汽戰略院的總體定位,主要業務圍繞產業研究、技術交流活動、汽車企業智改數轉診斷與實施、關鍵技術聯合開發、科技評價與企業評估、行業支撐等方面開展。
【研究成果】
1. 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研究
“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研究”是由智能制造與裝備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裝備中心”)承擔的國汽戰略院自立課題,項目研究過程中,邀請了一汽、東風、上汽大通、北汽、廣汽、奇瑞、江淮、吉利、長城、小鵬、蔚來等整車企業的專家參與。
本項目圍繞整車企業產品研發、制造、銷售、物流、服務等生命周期過程的數字化轉型,在研究了德國、日本、中國等主要國家的戰略規劃和政策,大眾集團、中國一汽、長安汽車等國內外整車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和典型案例,重點裝備、工業軟件、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和數字化轉型場景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建立了“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系統架構”,并規劃了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路徑。形成了以下成果:
成果一:構建了汽車行業汽車數字化轉型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由生命周期、數字化能力、協同能力三個維度組成。生命周期維度分為研發、制造、銷售、物流、服務5個階段;數字化能力維度分為初始積累、淺層應用、規范發展、融合互通、新興業態5個級別;協同能力維度分為單元協同、系統協同、部門協同、企業協同、供應鏈協同5個層次。其每個維度上,各個能力要素是逐級提升的。
成果二:確定了汽車行業數字化水平分級及分級標準
汽車行業數字化水平按照“生命周期的某個階段,具備某個協同能力,達到某個數字化能力”的分級原則,共劃分為5級。其中,S1-儲備級:對生命周期各階段產生的數據有所收集,并進行基本的數據利用與分析。S2-萌芽級:使用信息化軟件實現關鍵環節數據采集,結合人工經驗進行數據分析,且分析結果可以在部門內共享。S3-發展級:利用數字化軟件對生命周期中關鍵環節的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在部門間共享。S4-晉階級:利用數字化集成技術對生命周期各階段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和分析,分析結果可以對企業的業務活動提供優化建議和決策支持。S5-生態級:數據在企業之間發揮作用,實現數據的閉環賦能,具有自優化可實現精準執行的能力。
成果三:規劃了汽車行業數字化水平發展目標并制定了實現目標的技術路徑
近期目標(2022-2025):企業整體數字化水平發展到S4級;研發、制造、物流、銷售、服務全生命周期環節,有4個及以上的階段發展到S4級,其他板塊發展到S3級。中期目標(2026-2030):企業整體數字化水平發展到S5級;研發、制造、物流、銷售、服務全生命周期環節,有4個及以上的階段發展到S5級,其他板塊發展到S4級。長期目標(2031-2035):90%以上的整車企業能夠具有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能力,深化數字化水平,提升智能制造的發展。